“这一年来我几乎每周都往返甬港两地,光机票就攒了100多张,有时候甚至当天往返。”港湾创新中心(宁波)落地高新区运营一年,中心操盘人陈永生成了实打实的空中飞人。
2023年,当甬江科创区与香港科技大学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上签署战略协议时,或许很少有人预料到,这个科创联合体会在一年间迸发出如此强劲的动能。
宁波的营商环境、市区两级政府的务实服务,让陈永生既忙碌又乐在其中。“今天上午刚陪同尚维高科的团队负责人去政府相关部门了解产业政策。我打了个电话就马上帮忙联系好了,政府服务非常高效。”
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营商环境相对较好。这是有着20多年投资人经验的陈永生信奉的信条。在他眼中,宁波的产业基础也是其之所以深耕宁波的一个加分项。
“我们中心引进的一个国家光电实验室孵化的准独角兽项目,已经在高新区相关部门的牵头下跟永新光学对接,目前已进入尽调阶段。”
双方的合作可谓一拍即合。纳德光学是做光学头显的,核心产品是头戴显示设备,永新光学正凭借内窥镜产品大力开拓医疗市场,双方强强结合可以开发更多应用场景,拓展医疗、工业检测等新领域市场。
在宁波高新区科技创新的宏大叙事中,港湾中心扮演着精准的“技术翻译者”角色,正式运营一年,就成功引进9家科技企业在宁波注册落地,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入选宁波市甬江人才工程创业团队4个,入选高新区甬江科创精英创业团队2个。能成为甬港两地科技和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桥梁,依托的正是香港科技大学丰富的科创资源。
香港科技大学被誉为最具创业基因活力的港校,孕育了1800家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经济影响力已经超过了4000亿港币,其中不乏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涵盖多个行业,如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领先地位,固高在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卓越贡献,云洲在智能无人船领域的创新突破,以及普渡、思谋、李群、逸动、华科、思坦等等企业在各自领域的杰出表现。
“目前引进的项目大多是从港科大挖掘的,跟宁波产业基础十分匹配的项目。”陈永生表示,比如做机器视觉的文量科技,在工业检测方面有很多应用场景,跟宁波的家电、汽车等行业很契合。“未来将聚焦具身智能和新材料赛道,充分利用香港在高端研发、国际人才方面的优势,在香港建立离岸中心,让更多项目在香港孵化,在宁波承接、运营、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