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859159265XX/2025-29320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发布机构: 经发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4-14
组配分类: 政务动态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索引号: 1133020859159265XX/2025-29320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发布机构: 经发局
成文日期: 2025-04-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务动态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筑牢涉水防线 护航“甬有碧水”

为守护水资源环境,护航“甬有碧水”综合执法攻坚行动,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立足辖区实际,多措并举加强涉水领域监管执法,全力守护辖区水生态环境,助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金名片。

一、高空瞰查:无人机升空,水域隐患全洞察。梅墟街道作为高新区的建设热土,众多工地星罗棋布。这些工地不仅施工用水量大,还因靠近水域,违规取水、排水的潜在风险显著增加。常规的人力巡查方式不仅耗时费力,且难以实现监管的全面覆盖。而无人机视角独特,能快速、全面覆盖监管水域,打破常规执法瓶颈。在工地开工筹备阶段,辖区中队借助无人机独特的高空视角,精准定位工地重点监管区域,为后续的执法监管工作绘制详细 “作战图”。在工地施工期间,通过无人机不定期开展空中巡检,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水域和工地的排查,极大地提升了执法效率与监管效能。

二、脚步丈量:勤巡工地现场,遏制污染源头。工地作为污水产生与排放的关键场所,其排水、取水活动往往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这就使得第一时间固定证据,成为涉水案件执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为确保监管到位,执法队员主动作为,深入工地现场巡查。部分工地违规排水手段隐蔽,给执法工作带来较大挑战。在梅墟街道,某工地生活区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生活污水通过田间暗渠流入附近河道。针对此类隐蔽性违规行为,执法队员转变巡查策略,选择在工地午休时段开展突击检查,此时生活区的工地人员活动较多,违规排放行为更易暴露。通过对工地进行地毯式排查,执法队员成功锁定污染源,当场责令工地负责人立即整改,并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对涉事工地作出相应处罚,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的蔓延。

三、宣贯普法:提升法治认知,筑牢护水防线。涉水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追根溯源,部分单位与个人对水资源保护缺乏重视,法律意识极为淡薄。区综合行政执法围绕水生态保护,一方面,对涉水违法案件秉持 “零容忍” 的坚决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普法新路径,坚持以案普法、以案说法,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为确保普法成效,中队创新性地推出 “定制式” 普法服务。针对不同工地的不同施工建设阶段,量身定制普法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清晰阐明违规排水的严重后果。在工地筹备开工阶段,执法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提醒工地负责人提前做好排水、取水相关许可证的办理工作,避免工地违规风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