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200720468824M/2025-29048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发布机构: 宁波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2-07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索引号: 12330200720468824M/2025-29048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发布机构: 宁波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
成文日期: 2025-02-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以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抓手,通过主动走访“听心声”、问计问需“助发展”,创新服务“求突破”,努力优化我区政务服务环境,构建涉企增值服务新生态。

2024年窗口总办件量713289件,其中包含PC端办件率84.07%,APP端办件率8.8%,其他端口办件率7.13%。完成各类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670个,交易总额32.05亿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76个,交易额29.35亿元;政府采购和国有产权项目594个,交易额2.7亿元。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注重统筹谋划,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全面谋划改革方案。注重调研取经,分管委领导带队赴鄞州、慈溪、余姚、宁海等多地参观调研,为制定方案打基础、找遵循。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和部门座谈会,深入走访企业40余家、企业服务机构3家、试点综合服务中心6家,进一步了解需求,同时结合反馈意见与部门沟通,制定出台《宁波高新区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配套制定问办结合、精准推送方案、首席服务专员、常态化会商协调、线上线下融合等8项细化运行方案初稿。精准设置考核指标。为确保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各项任务落地,认真做好管委会年度重点考核内容中关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任务细化工作。在广泛征集部门和街道意见建议基础上形成高新区2024年营商环境考核指标。积极推进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同步建设。线下完成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挂牌,制订《高新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案》,融合设置综合板块、专项服务板块、兜底服务板块以及会商厅、视频工作室,修缮海关咨询服务点,搭建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专区,有关人员及事项已进驻完毕。线上联合工信局完成与市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增设高新分站点,复用市“企呼我应”、“惠企千问”、“企业空间”平台功能,开通各专项板块“企呼我应”系统帐号,组织人员实操培训,与各板块首席服务专员对接做好用户需求情况摸底,共收集事项105件,构建涉企诉求提交及闭环流转解决平台通道。运行以来,闭环解决问题71件。创新服务举措。根据需求,把“政务直通车”开到创新研究院、宝龙广场、民和产业园,现场服务企业60余家,解答问题300余次,发放资料300余份,打通服务“最后一百米”。推出“小新说正事”栏目,构建“政务+直播”交流新阵地,开启政务服务新模式。共围绕个税缴纳、住房购房补贴、社保政策、住房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等高频事项开播16期,涉及热点问题70余个,点赞人数26万余次。

(二)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推广使用政务服务2.0

推动政务服务2.0建设。持续深化政务2.0“一网通办”95%以上,推动政务2.0平台全面推广应用。为促进2.0业务延伸,多次到辖区街道便民中心解惑答疑,指导操作,提高了基层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办成事。实施行政许可事项规范维护。积极做好对223项行政许可事项的监督检查,并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对接沟通,确保行政许可事项认领率100%,实施规范认领率99.55%,为政务2.0事项办理应用做好前期准备。推进事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按照“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组织展开“高效办成一件事”讨论会,查摆梳理问题,并反馈至市里,寻求技术和标准规范支撑,促进“一件事”在窗口办理。配合建设和交通管理局(生态环境局)完成“水电气联合报装”一件事流程梳理,设置专人专窗,全年共办件19件。协同各部门做好办事指南和超期件的更新维护,通过加强督促提醒,促成办事指南更新200余处,对超期件进行每日晾晒和跟踪提醒,降低了超期受理率和超期办理率,确保短板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提升。推进智能升级改造二期项目建设。借助5G网络大宽带、高速率、低延时技术,以浙里办平台为依托,完成与南昌高新区远程智办连线工作,企业群众能够直接从PC端、APP端办理异地业务,更加省时省力省心。

(三)加强数字赋能,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效能

持续完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对远程不见面开标视频直播服务平台升级改造,用互联网专线接口替代原先的VPN接口,视频直播画面增加场景模拟、动态交互等新技术,使远程不见面开标画面更加清晰流畅,为交易各方提供更友好、人性化服务。升级开评标区系统设备。针对评标室电脑系统使用时间长、运行速率慢、影响评标工作效率问题,对评标室24台电脑进行内存系统升级,保障评委评标期间的基本需求,同时增配了政采云系统代理机位手写板,使评标过程更加高效便捷。推动中介超市新系统上线。探索中介服务领域改革,按照要求建设全流程线上服务的中介超市,实现中介服务全流程可视化、可追溯。做好中介比选项目的上架审核,共审核605条项目,营造选取更科学,竞争提质效的氛围。全力做好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招标投标指标工作。紧盯“交易数据完整率”、“合同信息公开率”等营商环境“靶点”开展工作,确保数据推送、合同履行等及时完整有效。

(四)提供精准服务,提升项目代(帮)办水平

制定服务计划。根据2024年高新区基建计划、综合与项目业主沟通情况,确定本年度项目代(帮)办计划,同时组织各审批科长及业务骨干举办研讨会,确定本年度代(帮)办项目9个,总投资54.4亿元,涵盖制造、医疗、教育、商业行业。主动上门服务。先后走访智源光、法里奥、德塔森特等企业,帮助针对性做好项目报审及竣工验收准备,绘制个性化流程图。通过靠前服务,上门指导,为项目审批提速助力。完善台账管理。持续做好原有项目审批进度的记录,重点做好新拿地项目的信息登记,同步做好电子资料档案收集整理,不断充实台账底册资料,积累案例经验,总结经验,提升代(帮)能力。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团队归属感凝聚力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围绕“正、实、干”的工作方法,学习内容上聚焦原原本本学《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工作实践中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推动党组织生活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抓实学习教育和成果转化,用心用情优服务,确保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实施窗口新考核办法。结合智慧大厅改造、窗口“技控系统”升级以及最新改革精神要求,重新制订窗口新考核办法,大幅增加数字化指标考核占比,由原先30%提高到70%,附加分值增幅300%,全面提升激励机制。注重工作能力实效。持续开展练兵比武活动,以新考核办法为基础,量化考核工作作风、文明礼仪、服务效能、优秀事迹等业务实绩,目前,已有51人次获得月度“政务之星”,11人次获得季度“政务之星”,进一步激发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组织开展活动。制定中心年度活动计划,保障活动有序、顺利开展。期间赴慈湖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妇女节窗口慰问活动、插花艺术培训、观看廉政电教片等活动,提高归属感凝聚力。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新形势、新任务理解不够透彻,把握不够精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