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0200742195767P/2025-29114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
发布机构: | 投资促进中心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5-02-25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索引号: | 12330200742195767P/2025-29114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发布机构: | 投资促进中心 | |
成文日期: | 2025-02-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投资促进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
2024年,投促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强化全员大招商、全域大推进、全链大发展,抓实抓细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招商引资成效 1.外资完成情况:今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1078万美元,完成全年指标(2.6亿美元)的42.61%,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81.2%,排名全市第一。 3.重大项目完成情况: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5个,完成全年任务(2个)250%,分别是总投资30亿元的均胜电子创新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胜遇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二期)、总投资5亿美元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的宁波易达绿洲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船级社国家水上载运装备验证技术创新中心项目。 (二)主要工作做法 1.以改革促提升,构建招商体系新机制。一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方案》,投促中心做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查考核,强化招商部门分工合作和职能部门协同招商,构建全区“一盘棋”招商合力;二是实施专业队伍招商。组建9支专业招商队伍,攻坚数字经济、前沿新材料、检验检测等细分赛道,围绕产业图谱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已落地重点数字经济产业项目75个,新材料产业项目18个。三是设立驻外招商联络站。已落实北京、深圳2个驻外联络站,分别以数字经济类项目、科创平台类项目为重点招引方向,做好高新区投资环境推介9次,累计走访企业近100家,带企业赴高新区考察35次。至2024年年底,共落地重点产业项目25个、税源型项目7个、申报市、区两级人才项目17个,重点在谈项目24个。 2.以推介促合作,开展精准招商对接。联合甬江科创区举办项目资本对接会3场,在北京、深圳等地举办招商推介活动3场(“数智高新 科创未来”招商推介活动、宁波甬江科创区(北京)合作恳谈会活动、清华大学校友会走进甬江科创区活动)邀请专业投资机构、科创企业和金融机构共500余人次参加,搭建高层次、宽领域、多维度的交流平台。特别是通过清华校友会挖掘了一批优质项目资源,2024年已注册落地3家。 3.以政策强保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协同制定出台《关于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若干政策的意见》,围绕“大科创”“大智造”“大服务”三大领域,构建“1+3+N”政策体系。二是牵头制定《进一步加强产业项目引进工作的实施细则》、《支持引进优质内外资的实施细则》,并协同多部门制定各行业专项政策,在指标与政策满足“针对性、连续性、可控性”前提下精准施策,助力引进标志性、引领性的“大优强、绿新高”项目。三是协同制定《宁波高新区科创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牵头投资战略类、投促类产业项目,与国投咨询在投资评审与专家库建立方面达成业务合作,提升投资流程的高效性与专业性。目前由高新区科创投资基金与朝晖资本合作设立的芯华半导体基金已完成签约;由高新区与宁波通商控股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合作的“通高工融基金”已完成签约。 (三)存在主要问题 1.重大项目未能有效突破 重大产业项目储备数量偏少,未有效形成项目池。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省外项目、总投资20亿元以上的产业类项目等重大项目没有突破。 2.以投促引效果不显著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招商人员需要从“拼政策”向“搞投资”转型。在国资成为耐心资本主力军的使命下,专业评估、决策出资、考核容错等机制还待进一步完善。 3.实际利用外资略显乏力 截至目前,我区实际利用外资因外资储备项目较少、未分配利润的存量项目暂无增资扩张计划、新增项目海外股东融资进展不及预期等原因,与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加速推进以投促引。做好科创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出台实施,用好用活总规模50亿元科创投资基金。投促中心牵头各招商部门,围绕人工智能、汽车产业链、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方向组建合作子基金,发挥产业培育、赋能、补链强链方面紧密协同、引领撬动作用。目前已对接多家知名管理机构与头部企业合伙人,做好投前深度研判、投中高效推进、投后规范监管。 (二)抓实外资项目招引。深挖存量外企潜力,及时排摸筛选增资扩产、中外合资、海外上市等线索,做好未分配利润超千万美元以上存量企业资金到位。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地平线、均胜等链主企业,对接落地一批潜在外资项目。加快新注册未到资项目的落地,重点排摸区内未到资超1000万的外资企业,安排专人对接、抓好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到资。 (三)强化驻外工作统筹。对两个驻外联络站做好驻外招商绩效分析,进一步完善驻外招商体系,加强驻外招商工作统筹和精细化指导。要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捕捉招商信息,加强对接洽谈,确保招引质效,坚持靶向招商,紧盯京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活跃度高、产业契合度大、项目外溢性强地区,大力招引一批高端优质项目。聚焦成果转化,杜绝形式主义,久久为功做好客商拜访、企业考察、项目洽谈等各项工作,带着任务走、领着项目回,力争取得实质成果。 (四)多维度挖掘科创人才项目。一是织密招商渠道网络。积极与优质专业投资机构、各高校校友会、商业协会对接,开展多层次的招商项目沟通合作,挖掘一批潜在优质招商项目。二是精心策划推介活动。扩大合作对象范围,与各高校校友会、人才联盟或专业人才机构合作,定期举办人才专题推介活动。基于清华大学校友会走进甬江科创区活动合作已取得的显著成果,将这一成功经验作为参考,进一步拓展与更多高校的人才资源接触。三是建立人才画像,提升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区内重点企业、链主型企业、科研院所用人需求进行排摸,建立人才画像,定期对画像进行维护更新,精准匹配企业用人需求。对于未找到合适落脚点的人才,加强与甬江科创区的沟通,流转到其他县市区,争取将人才留在宁波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