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8591592676Q/2024-27703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发布机构: 高新区办公室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3-14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索引号: 11330208591592676Q/2024-27703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发布机构: 高新区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4-03-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高新区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波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三个“一号工程”为牵引,全面推进争先进位三年攻坚行动,做深做实“高”“新”两篇文章,推动全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以赴强产业促发展,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1.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1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位列全市第四位。实现财政总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7亿元,同比增长10.2%,高于全市2.7个百分点;限上批零业商品销售额2675.6亿元,同比增长16.1%,高于全市7.1个百分点;外贸出口282.8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全市7.7个百分点。

2.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57.8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连续12个月位居全市第一;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9.4亿元,同比增长21.2%。产业质效不断提升,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82.9万元/亩,亩均增加值达770.1万元/亩。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累计实现营收474.9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排名全市第三;深度融入全市新材料标志性产业链,编制新材料战略产业园发展规划,实施柔性电子未来产业先导区“柔创工程”,打造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省级未来产业示范区。

3.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健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累计达21家;均胜电子、太平鸟荣获浙江省第一批雄鹰企业;永新光学获评省政府质量奖、入围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市唯一),4家企业获省“品字标”认证;新认定省级科技领军企业2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17家企业入选省高企创新能力500强榜单,数量居全市首位;前程投资、均胜电子入选2023中国企业500强,天河智造等3家企业荣登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100强。实施内外贸促稳提质提升等六大行动,累计培育50亿以上供应链龙头企业11家。推动惠企政策兑现“再提速”,办理税费减免优惠48.6亿元。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创新积分制、颗粒化执行系统等典型改革案例,全年新设各类市场经营主体6469家,同比增长12.2%,其中新增企业3913家,同比增长19.1%。

(二)坚定不移强创新增动能,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4.创新能级持续提升。高标准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宁波人工智能算力创新平台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全市唯一),绿色石化创新中心获批省技术创新中心(全省10家)。加快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新认定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6家,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建成五大技术研究中心、累计创建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2个、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36家,兵科院宁波分院成功创建我区第二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实施孵化器“三年倍增”计划,众创汇、青芒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拥有国家级孵化器6家,占全市总数近40%。

5.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大力实施企业“倍增提质”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8家,有效高企达729家,新备案国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784家、536家。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0家,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8家。着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域,入选各级人才项目79人,其中国家引才计划13人,国家人才培养工程5人(约占全市1/3),新建博士后工作站4家,人才企业年度总产值突破70亿元。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优化人才政策,举办各类高层次人才活动24次,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和保障房建设,人才生态持续完善。

6.创新质效日益彰显。加大科技财政投入,全区实现科技支出14.73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全社会R&D经费支出30.34亿元,占GDP比重达8%,位列全市第一。连续4年实现市科技进步奖大满贯,9个项目获奖,大龙农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获批市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20项,创历年新高,获支持经费超过7000万元。新实施区重大技术创新项目12项,支持经费3900万元。成功获评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新增授权发明专利725件,有效发明专利达5599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件,居全市首位。

(三)一以贯之抓项目促建设,发展动能集聚成势

7.持续加强项目招引。健全“三会一响应”招商项目推进机制,成立外资工作专班,组建9支招商小分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大资本招商力度,成立高质量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探索“招投联动、以投代补、投补结合”新模式,成功投资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全年新招引落地重点项目140个,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5个。全年实现国内招商引资75亿元;完成浙商回归资金39.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768万美元,其中制造业资金占比74.1%,位列全市前列。

8.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牢牢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开展重大项目“三个一批”活动,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顺利推进。加快南区发展能级提升,加快大东江软件谷、金融投创中心、永新光学等项目主体施工,梅墟历史地段一期、新芝生物等项目开工建设,云羿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新兴发展科创研发总部、智造社区F地块等项目竣工。加速北区产业导入,全力推进鲲鹏生态产业园、凌智产业园、胜遇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9.健全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全力以赴推进征收拆迁,组建重点项目攻坚指挥部合力攻坚,全年房屋征拆总面积22.8万平方米。重点拆迁攻坚项目加速推进,梅北旧改征收项目签约率达97%,轨道征收项目清零,软件园东区签约率达83%,爱登村、妙胜寺村签约率均超过96%。高标准落实“三区三线”,全面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获省政府批准,完成600亩林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交割。规划审批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模式,推进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审批管理”。全年新增做地项目5个,供应各类建设用地638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09.4亩,盘活存量236.2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79.8亩。

(四)精准发力抓统筹优环境,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10.高质效推进城市更新。全面做好重点区块规划设计,优化完善梅墟轨道交通TOD项目、北片区文胜湖区域、软件园东区等地块城市规划设计,促进空间资源的有机整合与一体化发展。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房建面积149.5万平方米,竣工房建面积151万平方米。不断完善城市交通路网,竣工道路长度2.44公里。加强未来社区建设,梅沁未来社区通过省级验收,明珠未来社区国产化应用场景获中央某办充分肯定。

11.高标准提升城市环境。开展“甬有碧水”攻坚行动,编制“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规划,成功创建全域“美丽河湖片区”,新明街道获选省级“水美乡镇”,全省首个排水数字孪生平台上线运行,“河长制”工作全市领先。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重点污染源治理、重点行业减排等工作,全区空气优良率达89.3%。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创建,有序开展治土清废,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公共区域环境品质提升。

12.高质量推进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排水管网信息化管理平台二期工程,探索河道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深化城市管理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全面推行“世行二期”全品类智能垃圾回收箱模式。全面开展“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滨江水韵四期公园小广场成功创建“席地而坐”城市客厅。高标准、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完成老旧小区顽瘴痼疾整治,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档升级。

(五)全心全意办实事求实效,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13.公共服务统筹提升。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求精书院,全力办好家门口的优质教育。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贵驷小学改扩建项目、沐拾里及东江汇配套幼儿园等建设。深入推进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聚贤街道翔云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建,启动梅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前期工作,贵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完工。持续扩大全民体育健身服务供给,鲲鹏热力公园建成投用,聚贤街道体育活动中心开工建设,建设3个口袋公园,打造百姓身边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深入开展文体嘉年华系列活动,全面提升文体活力氛围。

14.社会保障精准施策。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16%。扎实推进省市民生实事工程和“七优享”工程,提前完成43项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高标准推进老年人助餐,新增3家托幼机构,每千人托位数位居全市第一。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上线公租房保障“一件事”系统,加快推进智造港人才公寓、瓴城置业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加快高质量社区、零工驿站建设,全年新增就业约9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2%。

15.基层治理全面加强。持续迭代“141”基层治理体系,扎实推进城乡现代社区建设,编制完成城市社区建设规划,推行分类治理模式,打造“五社联动”基层治理共同体。统筹推进除险保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平安护航亚运百日攻坚大行动”,深入推进信访积案“拔钉清零”专项行动,开展夏季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平安建设的铜墙铁壁。紧盯道路运输、危化品、建设施工和“一厂多租”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有力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六)持之以恒转作风强能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16.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高标准推进省委巡视整改工作,围绕巡视反馈的28个问题意见制定94条整改措施,通过巡视整改促进各项工作有效提升。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层层落实党要管党政治责任,从严监督执纪问责,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纵深推进清廉高新建设,持续提升众创廉盟、亲清馆、5·10廉政主题日等品牌,打造勤廉并重的清廉高地。

17.重点改革多点突破。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重塑案件办理流程,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基层治理格局,先行先试改革走在全省开发区前列。深入推进涉企财政政策整合优化,聚焦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构建大科创、大智造、大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政策扶持体系。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投资集团定位,优化下属公司业务划分,逐步形成以产业招商、科技孵化、企业培育为核心,涵盖园区开发建设、企业服务和股权投资等职能于一体的国有企业运作体系。

18.队伍建设持续深化。着力规范选人用人工作,出台选人用人实施意见,科学精准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树立实干争先导向,加强干部一线考察和调研能力,设立“高新先锋榜”,通报表彰140名表现突出的干部,在全区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健全干部素质培育体系,深入开展“高新大讲堂”、局长讲堂、周末知行学堂等培训,选派干部到山海协作挂职和关键吃劲岗位压担历练。加强年轻干部帮带,对新录用干部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培养,建立思想、业务“双导师”帮带制度,促进年轻干部尽快适应岗位、进入角色、成长成熟。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新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够多。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市场主体投资意愿有所减弱,各地招商引资竞争加剧,大项目招引周期拉长、难度加大,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不足。二是科技创新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创新策源能力仍有不足,区内研究院所对产业支撑与创新引领作用还不明显,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效率不高。三是产业集聚效应还不突出。由于发展空间不足,产业集群效应还不够显著,新兴产业集聚规模和产业链质量有待提高,产业发展后劲还需增强。四是机关作风效能有待提升。干部作风还不够扎实,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有待加强,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高新区奋勇争先、提质发展的关键之年。高新区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鲲鹏展翅搏长天”殷切嘱托,锚定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目标,全面推动争先进位三年攻坚行动,按照“南数创、北材料”的整体布局,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首选地、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青年人才集聚地,奋力在甬江科创区建设中挑大梁争先锋,全面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宁波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征程中彰显样板担当提供更有力的高新支撑。

(一)聚焦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奋力打造科技创新主引擎。加快推进智能光电研究院、国家水上装备安全与可靠性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争取大科学装置、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现突破。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中心,转化应用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开展孵化提能升级工程,加快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全力推进高新区争先进位,制定“一区多园”实质化运作机制,更好发挥对全市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奋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示范区。深入谋划“数创港”建设行动计划,做强数字经济平台主阵地,建设一批示范应用场景,打造全市数实融合服务赋能中心。大力推动宁波软件园和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推进鲲鹏、凌智等产业园产业导入,加快甬江科创协同创新中心等载体招商入驻进度。深入推进柔性电子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未来智能、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持续优化招商体系,建立项目首谈和流转机制,健全项目筛选机制。强化企业“雁阵”梯队培育,加大企业上市支持力度。

(三)聚焦高端人才引育,奋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实施新一轮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围绕数字产业、新材料等战略性、关键性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突出急需紧缺、产业实效、青年人才、全职引进导向,大力支持人才企业发展。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推进专家和企业深度交流与合作。与高层次人才建立常态化联系,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启动人才安居工程,改善人才居住环境,推进人才食堂建设。绘制创新地图、政策地图和文体地图,探索上线高新“人才码”,打造数字化人才服务生态。

(四)聚焦城市功能提升,奋力打造现代化品质新城。优化北片空间布局,全面做好贵驷片区整体谋划和统筹设计,高标准完成贵驷控规修编,加强文胜湖、科创服务中心片区谋划,高效承接甬江科创区战略任务。强化南片功能迭代,加快谋划软件园东区1.2平方公里开发建设,深化梅墟历史地段和轨道TOD地块规划设计。加快推进升谱光电、维尔凯迪等21个续建工业项目和豪森商业广场等10个服务业及总部续建项目建设,新开工康帕斯工业节能生产模块制造等项目。全面推进城市活力焕新提质行动,实施景观、绿行、夜景、数字、文娱等活力提升行动,打造一批数字街区、潮创街区。

(五)聚焦社会事业发展,奋力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贵驷学校、梅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区、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改扩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深化与浙师大教育合作,加大名校长、名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高新“城市慢行”等青年活动,打造文体活动品牌。建立数字化“大城管”运行体系,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推进“千万工程”建设,实施贵驷新农村改造提升工程,合力破解贵驷街道社会事务跨区域管理难题。持续推动基层治理,强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矛盾纠纷常态化解机制,打造全省平安建设新高地。

(六)聚焦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奋力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各领域党建提质。高质量完成巡视整改工作,巩固整改成效,形成长效机制。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勤廉并重的清廉高新。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规范选人用人工作,实施“青年干部墩苗计划”,大力培养和选任年轻干部。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财政资金扶持方式,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科技创新母基金;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成立高新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一批市场有感、实战实效的增值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