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200768523271Q/2024-27601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发布机构: 综合行政执法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2-2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索引号: 12330200768523271Q/2024-27601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发布机构: 综合行政执法队
成文日期: 2024-02-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总目标,牢固树立争先进位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安全发展,谋深谋准谋好工作思路,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纵深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继续按照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全面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并逐步完善“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

1、完善优化执法清单。在推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后,省、市统一划转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由原先的933项,增加至1675项。我队在先行承接已明确划转综合行政执法的1675项事项基础上,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进一步承接除市垂直部门外,管委会各内设机构的所有行政执法事项,并对各部门划转过来的其他事项做进一步梳理,建立监管事项清单、处罚事项清单、职责边界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多部门联席机制,共商与我区相适应的执法清单。

2、建立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上下”和“左右”的协调沟通。对“上”,与市综合执法局和市交通局、市环保局等有专业执法队伍的上级执法单位建立业务对接,积极寻求上级执法部门的业务指导,密切业务指导关系。对“下”,待街道中队完成“下沉”后,加强对街道中队的业务指导和督察考核。同时强化“左右”层面协调,逐步厘清综合执法队和管委会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责边界,在市级各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工作细则的基础上,明确与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监督机制等,建立信访受理、案件移送等制度标准,并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重大问题研讨处理等领域实行合作联动互通机制,提升联勤联动水平。同时,以区综合指导办名义,统筹协调全区行政执法工作,加强与市场监管等市垂直部门执法工作的协调对接。

3、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实行“首案联办”制度,针对新划转执法事项,由各业务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队共同办理,并制作“教科书式”案件办理手册,予以推广。二是加强执法办案业务培训,以专题讲解、案例分享、执法骨干办案培训会等形式,对阶段性执法办案问题进行探讨,规范执法口径,提升执法队员办案能力,推进执法办案质效实现跃升。针对新领域、新事项,集中组织法律法规学习,着力提升执法队伍全科执法能力。三是推进“枫桥式”综合执法中队建设,2024年力争创成省级“枫桥式”中队1个。进一步规范市容管理秩序,在3个街道区域分别打造1-2条“精品示范道路”。

4、持续做好重点专项执法工作。一是围绕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犬类管理、餐饮油烟、燃气安全、建筑渣土等专项整治行动,并根据新划转事项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提升辖区市容环境。二是优化执法检查,助力营商环境改善,深入实施“综合查一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减少重复执法和执法扰企扰民。三是开展柔性执法,推行“首违不罚+轻微速罚、轻罚、免罚”等“帮扶式”执法检查,对符合免罚清单行为的以约谈、教育代替处罚,加强普法宣传和违规典型案例宣传,降低企业违法行为受处罚的风险,让执法更有力度和温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二、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

以党建为引领,以打造幸福民生品牌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在城市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市民满意度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品质提升系列专项行动,统筹谋划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打造宜居宜业之城,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一)以“绣花针”功夫强化精细化管理。一是精雕细琢城市道路、公园节点绿化景观,通过优化植物造景等微更新、微改造方式,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微景观空间。全年计划打造道路端头、后退绿地和公园入口绿地节点花境7处、主题植物(花卉)绿地1处,提靓城市园林景观。二是深入实施水生态修复工作,推进生态河坎、小型湿地、生物栖息地等建设;完成高新区联通支流水生态修复项目,因地制宜多途径探索“水下森林”、水动力、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等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实践。三是以打造“一路一品、一园一品”特色创建为目标,探索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公益广告准入新模式,研究出台规范化管理标准,进一步优化户外广告布局。同时持续推进“树档灯”、光效衰减、路灯缺失等城市景观照明提升工作,打造区域夜景文化特色。

(二)对标多元化需求提升以人为本理念。一是优化“公园+”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园与体育、文化、科普等各类功能的有机融合,推广“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完善公园健身服务功能,推动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为广大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提供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通过功能的互补与联动整体提升公园服务品质。二是在公园中设置半野生动物作为我们公园管理新动向。通过饲养动物的热力作用,增加公园新的互动点,同时通过引入动物,形成新的生态链,让公园内静态的绿化植物和动态的动物相辅相成,助力生态多样化。三是利用滨江公园、鲲鹏馆下沉式广场等绿地资源及“儿童公园”的新定位,加强设施改造升级,开发帐篷营地、文娱广场等城市“烟火气”打卡新地标,激发城市新活力。

(三)聚焦重点工作推进长效化管理。紧紧围绕垃圾分类、三改一拆、河长制等省市考核重点任务,在营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上下苦功。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全民行动,完善装修(大件)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不断推进重点道路深度化保洁、一体化养管;全面打好“去存量、控新增”组合拳,推进违建拆除和公共空间优化;开展管网CCTV检测、道路桥梁检测、堤防沉降观测等基础性工作,用好河长制管理平台、排水管网数字孪生平台等,通过一系列常态化、智慧化、科学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环境面貌。

(四)筑牢防范意识保障安全生产。加强行业监管,强化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等风险分级分类防控体系,扎实推进城镇燃气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引入专业第三方,提升燃气监管手段。关注行政执法过程安全,及时化解突发舆情和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全面落实交通安全工作,加强“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港航企业等交通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交出“平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