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830895724K/2024-27167 |
主题分类: | 教育 |
文号: | |
发布机构: | 教育文体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4-01-26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索引号: | 1133020830895724K/2024-27167 | 主题分类: | 教育 |
文号: | 发布机构: | 教育文体局 | |
成文日期: | 2024-01-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教育文体局2023年工作总结 |
2023年是“甬有优学共富先行宁波市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启动之年,区教育文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部署,聚焦共同富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教育文体旅质量为核心,推进区教育文体旅事业持续发展。 一、突出党建引领,促进教育系统规范化 一是大力推进主题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将主题教育学习贯通上下,以“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及专题研讨,通过区教育系统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及各党组织专题学习会,全面提升教育系统思想认知。二是大力推进支部规范提升。健全党建常态化督查机制,开展教育系统党建交叉检查1次,指导检查3次,并下发各校党建问题清单限时整改,确保党建工作规范到位。同时,因校制宜,大力推进校园党建品牌创建,实现全区中小学校园党建品牌“一校一品”全覆盖。三是大力推进党组织队伍建设。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深入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不断优化党组织班子配备,配足党务工作者,夯实党建队伍基础。实现高外、高实2所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分设,并组织各校开展3次党务工作者业务学习培训会。四是大力推进从严治党工作。积极整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开展全区教育系统廉政风险大排查,开展校园长廉政谈话5次,深化重要节点廉政提醒,确保清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五是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始终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本单位统战工作分管领导、分管科室及统战联络员,增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加强品质建设,助力教育事业多维化 一是学前教育内涵持续优化。打造全区公办幼儿园品牌课程建设园全覆盖新样态,实现一、二级优质园100%全覆盖,公办幼儿园品牌课程实践园100%全覆盖,以及托幼一体化试点街道100%全覆盖。二是教育公平优质持续推进。在确保2023年小学入学高峰年平稳过峰的基础上,实现招生报名、录取全程“零次跑”,保证符合条件随迁子女100%入读公办学校。此外,加强与鄞州区教育考试中心的沟通协调,抓实抓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确保全区682名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三是义务教育生态不断优化。出台《宁波高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开展教共体共进、实施课程优化提质等8项行动。聚焦五项管理、作业质量、课堂教学效率、课后服务等重点环节,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切实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义务段课后服务全覆盖,参与率逐年提升,遴选公布了首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白名单”,丰富课后服务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日常巡查和学科类培训“回头看”加大对变相违规培训和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力度,有效破解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难题。四是内部督导力量持续增强。除聘任新一轮兼职督学12名,强化督学责任区建设外,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发展性评价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自主、持续发展。五是综合素质评价有力推进。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揭榜挂帅”实验项目,通过推进会和发布《宁波高新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等形式,大力推进中小学生综合评价数据共享与业务治理一体化解决、研发平台建设,实现动态追踪学生的成长趋势与中小学生评价衔接等方面的探索,构建校本的评价框架。六是终身教育辐射面不断扩大。始终关注成人教育与居民教育需求,完成成人双证制高中毕业312人,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师资培训2期、家庭教育家长论坛1期,开展“经典相约 走进高新”主题阅读、阅读推广报告、书籍工作坊、数字阅读分享等活动,成立家庭教育会客厅、首届亲子阅读班,开设33门课程,辐射社区16个教学点,累计89040人次参与“家长智慧学堂”“市民大讲堂”等各类培训,57家学习型家庭及6名“百姓学习之星”在区级终身学习周活动中脱颖而出。社会学习氛围愈加浓厚,“能人工作室+传承基地,推进剪纸技艺传承”获2023年宁波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成渝汉甬’携手共育美好未来”获评2023年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编著的书籍《民俗不俗,乡愁永驻——宁波民俗传承》入选教育部社区教育“能者为师”非遗传承主题典型案例。 三、聚焦五育并举,推动学生素质均衡化 一是立德树人,注重学生品格建设。大力开展“心中有祖国 心中有他人”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共富《百节思政大课 立德树人正三观》荣获“宁波市第四届教育改革创新重大改革举措”。二是“五育并举”展现新成效。以体育和艺术特色项目学校创建为载体,积极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艺特色项目,努力实现人人有技能、校校有特色。通过2023年学生书画比赛和第六届师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展现学生风采,16名学生在2023宁波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三独比赛获奖。三是全面推进区域青少年科创教育,出台《高新区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认定第一批区级科创教育基地及青少年科创教育讲师团名单,举办第六届青少年创客文化节,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四是持续关注学生身体健康。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嘉年华等各项阳光体育运动赛事,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开展全区义务段学生脊柱弯曲普查、6-15周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普查,呵护学生健康成长。五是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承办2023年宁波市家庭教育宣传月暨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家庭教育实践交流活动,以《创新协同 学有优教 探索家庭教育融入社会治理的高新实践》为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四、突出师德师能,重视师资队伍专业化 一是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师德典型示范宣传。今年以来,1名教师获评市第三十五届王宽诚育才教师;4名教师获评市第三批“四有”好老师;25名教师获评区“均胜育才奖”;44名教师获评区“四有”好教师。同时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均得到有效化解。二是大力推进教师素养提升。持续发挥教科研训一体化支撑作用,深化“宁波市名师工作室”和“高新区第四轮名师工作室”工程建设,开展区第七届教坛新秀评比,组织师训项目48个,搭建多元平台促进教师队伍快速成长。今年以来,2名教师获评宁波市名师,1名教师获评省教坛新秀,三项课题获宁波市2021-2022学年基础教育教学突出成果获奖。三是优化教师队伍。赴浙师大开展校招工作,全年招录事业编制教师45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0名,全区19名教师开展区内柔性交流。四是大力推进干部队伍管理。对全区教育系统中层干部进行清理,按照市编办核定职数配置,并实行备案制,开展区教育系统高级研修班,组织教育系统干部赴浙师大开展管理提升培训。同时开展教育系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今年以来,8名干部提任校园级领导干部,其中提任正校级5人,副校级3人。 五、力行真抓实干,加快教育资源均衡化 一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始终把握基建工程这个民生重点,持续推进万科沐拾里、东江汇两个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作,完成第二幼儿园东潮园区建设并于2023年9月投入使用,投入753余万完成11项暑假校舍设施维修项目。二是教育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配合鄞州区开展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推动各中小学幼儿园对标对表做好问题整改,全方位加快推动我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完成信懋中学省现代化学校评估,做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办学许可证注销等收尾工作。三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在原宁波高新区梅墟中心小学(规划设计规模为81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24个小学教学班)的基础上合作共建浙江师范大学附属高新区求精书院,并于2023年8月完成挂牌。四是整体推进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数字化成效多点开花,实验学校入选省数字教育试点单位,信懋小学通过中央电化教育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验收,教学创新互动名师工作室教育帮扶全国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多达189万人次,多校参评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绩效评价结果”与教育部“全国教师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奖级别与数量位居全省区县前列。五是平安建设稳定有序。深入开展校园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依托“一环四员平台”,开展校园重点风险领域专项治理4次,处置各类校园风险隐患50余处,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演练20余次。健全“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落实“十项制度”“及心网格”全员育人机制及落细心理健康月工作,开展“心理专家进校园”活动、初三学生中考前后心理辅导专场活动等累计10余场次。 六、注重文体惠民,驱动文体服务活力化 一是聚焦群众需求。不断优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高新区街头绿地文体活力氛围提升项目”再次升级,以大东江软件谷青年驿站项目为抓手,为科创区人才提供文化体育配套设施服务。对高新区规划居住项目提出文体配套设施的控规要求,落实“10分钟体育健身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注重营造社会艺术氛围,开展“天然舞台”演出5场,放映红色电影进社区进学校244场,年初举办新年书画艺术展等文化惠民活动,切实满足市民多元化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二是抓住亚运机遇。别出心裁打造群众文体活动品牌,以“凝聚高新力量 筑梦亚运时代”作为今年文体嘉年华系列活动的主题,推出19项文体活动,贯穿全年,闭幕式于12月初举行,以腰旗橄榄球、美式橄榄球、飞盘等潮流体育赛事为热点,引入体育协会和培训机构共同参与,吸引了近19万人次居民朋友的关注和参与。6月底在大东江公园举办的“迎亚运庆七一”主题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百姓的高度认可。此外,我区还组队参加了全国国际跳棋网络系列赛、浙江省少儿国际跳棋棋王棋后赛、宁波市青少年国际跳棋锦标赛、宁波市门球锦标赛等多项棋类赛事,并取得佳绩。三是守住安全底线。持续推动文化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组织召开全区文体市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与经营单位负责人签署年度体育市场安全生产责任书,组织文体市场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演练、夏季防溺水演习、“除险保安”、全国文明城市迎检、“扫黄打非”、燃气使用、防台防汛等各类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联合多部门组织开展文体旅市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30余次,对文化市场、旅游市场、体育市场、文保单位、非学科培训机构等主体开展各级各类安全生产检查累计400余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30余处,完成30家文化艺术类、18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纳管,处理培训机构的退费纠纷投诉约70件。四是强化隐患排查。稳步推进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托第三方专业资质机构及所属街道对辖区文保单位(点)进行安全检查及风险评估,对检查发现的屋顶漏水、墙体倾斜、柱梁开裂、房屋下沉等方面安全隐患进行跟踪处置,完成区内老涨浦庙维修工程,推动求精学堂保护立项。同时积极配合梅墟历史地段的开发保护工作,对张宅、静居、求精学堂等文物建筑维修工程进行专业评估和审核,并根据普查要求梳理区内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整理普查线索,加强区内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