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停水时间有点长了,水实在不够用了,咋弄弄啊?”大早上,梅沁园网格员收到辖区内居民的反馈。近日,为配合轨道交通6号线梅墟站工程,梅沁社区全域基本受到停水影响。收到消息后,各网格也及时在线上社群等渠道传递讯息,尽可能减小对辖区内居民生活的影响。
尽管如此,物业小区内宣传结合网格线上社群通知,还是有宣传不及的角落。梅沁园作为高新区最早一批拆迁安置小区,多为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群居住,不会使用线上社群,知道讯息较晚,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梅沁园物业也来反馈:“夏天快到了,用水量确实比较大,早上我们物业也收到了好多居民反映,实在是没法吃喝拉撒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水,有什么办法吗?”
了解到梅沁园内的普遍需求情况后,梅沁社区主任程颖洁及时向上反馈,由梅墟街道联系水务公司,为有需求的居民送水,望能解决老年人最实际的民生问题。26日上午,水务公司拉了一车水来到梅沁园,为老年人和急需用水的居民提供应急用水。居民带好一个水桶,纷至沓来,储备好适量的生活用水便自行离开。“有这些水,今天中饭方便开锅了。”一位阿姨一边接水,一边和送水的师傅聊天,“得亏送得快,阿拉生活没受到特别大影响。”
社区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链条,通过网格员、居民、物业等各方直接反馈,发现居民普遍、切实的诉求表达,及时反馈给街道,调配各类针对性资源服务小区居民,更能激活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动力。有居民领到生活用水后,更加愿意向社区、向物业反馈生活中隐藏的问题和自身的需求,在等待的过程中询问:“我那屋天花板好像有点漏水了,台风天也快来了,这个能处理吗?”
作为基层政府的末梢,社区的作用更像是居民身边、从公众思维出发而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融合平台,仅作为舞台的管理者和维护者,让群众成为舞台上表演的主角,将他们需要的资源、设施链接进来,由群众唱响时代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