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87562655275/2023-25133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
发布机构: | 公安局高新区分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 2023-02-20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索引号: | 113302087562655275/2023-25133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发布机构: | 公安局高新区分局 | |
成文日期: | 2023-02-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高新区公安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
2022年来,高新公安紧紧围绕市公安局党委和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以党的二十大安保为主线,深入贯彻全市公安局处长会议精神,聚焦风险稳控,护航民生发展,主动融入数字化改革建设,全力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落地见效。 一、以最高政治站位,有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略)。二是严格安全检查。结合检查工作要求,开展场所行业“回头看”检查,以网上巡察、日常检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行业场所、涉危企业开展不定期检查,督促企业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三是强化社会面巡防管控。围绕各类治安管控要素,积极开展夏季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组织集中行动,清查各类场所、出租房屋、群租房,核查流动人口。最大限度将警力投放到街路面,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二、以最强打防力度,硬核护航民生发展。一是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扫黑除恶常态化和打击电诈网络案件为重点,建立重大案件领导包案制度,重点打击高发违法犯罪活动。(数据略)。二是反诈宣防提档升级。以精准劝阻为宣防重心,优化分局、派出所二级联动预警劝阻机制,建立多警钟联动劝阻机制。(数据略)。深入推进反诈宣传“五进”“扫楼”“无诈创建”等系列行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签署反诈告知书,并在所有小区、办公楼建立反诈QQ、微信业主群,定期发送反诈宣防信息,营造线上线下宣传浓厚氛围。三是持续治理民生隐患。联合职能部门合力推进犬类、噪音扰民、防溺水、电瓶车违规充电等专项整治,(数据略),社会综合治理实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以最大变革力度,引领勤务模式创新。一是夯实基础建设。配足配齐专职岗位人员,全力支撑前方接处警处置工作。二是规范处警流程。在平台研发上线“进程管理”智能模块,同步实时动态掌握接处警各环节进展情况,及时人工介入干预明显异常环节,有效规范接处警工作。(数据略)。三是做强后方支撑。(略)。 四、以最实工作举措,夯实基层治理根据。一是推进警格建设。推进警务站软硬件建设,完成派出所、警务室、警务站、警格的四级组织架构建设,逐步形成所领导统面、社区民警包片,警格辅警管点的三级管理体系。依托一村一辅警问题发现闭环系统,建立常态化的培训、考评机制,通过“日巡查,周通报”密集推进工作落地,提高工作效能。二是实现数字赋能。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对照任务清单,逐一梳理,查漏补缺,(数据略),切实织密治安阵地管控网。三是加强难点管理。结合上级部署要求,紧盯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网约房)清理整治难点、堵点,充分发挥警格力量,(数据略)。 五、以最严治警方针,提振队伍精神面貌。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活动。准确把握“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精髓,针对队伍薄弱环节和民警能力短板,以所队为试点,重点围绕基础管理、执法办案、群众工作、信息化应用、队伍管理、舆情应对等能力,清单式、阶段性推进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夯实辅警队伍管理。以辅警立法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局统一部署要求,按期完成辅警过渡、层级评定等工作,加大辅警招聘力度,做好队伍支撑保障工作。结合分局勤务机制改革和工作重心,调整辅警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完善辅警薪酬、招录培训、考核奖惩等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辅警队伍管理。三是强化正向激励作用。认真贯彻市局“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精神,以战时政治思想工作为抓手,结合“三能”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典型选树,在各级媒体持续发出高新公安好声音,进一步发挥正面导向作用。(数据略)。 六、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分局将紧紧围绕市局党委和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实施风险防控见底、区域治理见质、打防管控见力、服务争效见优、警务改革见效、队伍建设见强“六见”工程,实现业务和队伍“两手抓、两手硬”,全力维护高新区政治社会大局平稳,护航经济民生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讲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聚焦风险防控见底,确保社会大局安定。(略) (二)聚焦区域治理见质,凝聚多元共治合力。一是提档基层警务软硬件建设。以“枫桥式”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完善社区警务组织体系,全面梳理工作任务清单,开展“星级警务室”、“优秀警务站”评比活动。升级社区警务硬件,增配设备,为实战提供支撑保障。二是提高民辅警基础业务素养。优化社区警务人员配比,形成新老结合、互融互补的人员配置。定期开展督导检查、通报亮晒,逐人评价工作实绩,倒逼民辅警落实主体责任,促动工作有序开展。围绕为民服务、数字化应用等重点课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我来讲”“大家评”开展常态化培训,迅速提高业务能力。三是提升区域融合治理水平。强化主责主业,依托警务室、警务站延伸服务管理触角,教育引导民辅警在社区工作中主动融入、端正态度、加强学习,提升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坚持自治为先,(略)。突出群防群治,通过党建引领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力量,依托“微网格”汇聚小区物业、企业经营主体等自治单元,开展“邻里守望”“护企保安”等活动,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三)聚焦打防管控见力,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一是严打突出违法犯罪。(略)。二是纵深推进防范建设。压实主管部门和属地责任,配齐单位、小区治安保卫力量,强化保安人员培训和资格审查,扎实人防管理。(措施略),完善技防建设。(措施略),提高物防标准。深入实施“无诈示范点创建”、“醒目工程”活动,针对楼宇经济、公寓楼等人员聚集区域组织开展扫楼式常态普宣,提高反诈APP安装和在线率,提升宣防水平。三是全力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分析研判、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奖励等措施,全面发现收集隐患;根据季节规律推进夏季“防溺水”、冬季消防安全等专项治理,依据区域特点开展犬患、噪音扰民、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隐患整治,守牢民生安全底线。四是织密巡逻防控网络。构筑巡逻组织架构,利用各级实战平台,开展扁平化指挥调度,实现高效协同。深入推行值班接处警有警接警、无警巡逻模式,社区民警统筹物业、企业保安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人员,增强治安力量和应急队伍建设,形成巡控运作体系。 (四)聚焦服务争效见优,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保障重点项目。(措施略)。二是全力安商护企。扎实推进“助企纾困”一揽子工程,进一步拓展警务内涵外延,在企业集聚区域推进警企服务中心建设,常态化针对性送法入企、送教入企,做精做细服务功能,建强服务专业力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效、反哺警务活动,有效筑牢护企安企防线。三是优化群众体验。按照事前“清单一次告知”、事中“一对一指导”、结果“一次性送达”要求优化流程,增设“帮办代办”、“全市通办”专窗,优化“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举措,推进“拍照一件事”、户籍业务“一站数办”等改革,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立体式的审批服务,进一步节约群众办事成本,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推动“最多跑一次”提质扩面。 (五)聚焦警务改革见效,夯实发展先行根基。一是建设打击犯罪新机制。(措施略)。二是数字赋能警务实战。(措施略)。三是挖掘执法办案新动能。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站式”服务,加强执法维权,实施办案量化积分与评优评先相挂钩,倡导民警要办案。组织法制知识测试、典型案例剖析、比武竞赛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执法教育培训,解决民警会办案。严格执行办案审核和执法“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制度,开展顽症痼疾专项整治、信访投诉问题专项攻坚,推动民警能办案。 (六)聚焦队伍建设见强,激发全警内生动力。一是突出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专题学习教育、领导干部带头宣讲、民辅警结合工作实际谈体会等活动,增强政治学习实效,确保全警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二是坚持从严治警。深化清廉公安建设,强化对各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加强层级管理,严格执纪问责,守牢队伍底线。以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推进干部岗位交流,狠抓民警、辅警责任意识和执行规矩,确保守业有责、守土尽责。三是紧盯素质强警。巩固“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开展全警岗位练兵和述职晾晒,着力培养各业务领域骨干,以点带面提升队伍综合素养。推行“一所队一品牌”、“岗位标兵”评选,培育选树示范典型,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发争先创优意识。四是优化保障举措。因地制宜提升“五小工程”品质,推出“雪中送炭式”的关心关爱措施,增强全警获得感。丰富党群活动形式,组织开展外出学习交流、演讲比赛、警企联谊、文体友谊赛等活动,制作优秀人物事迹展播,不断浓厚警营文化,增强队伍凝聚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提高辅警人员待遇,根据岗位任务和素质条件重塑薪酬体系,优异人员实行年薪制,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 |